钠法脱硝

钠法脱硝技术,是一种新近发展的脱硝技术,具有投资低、综合净化效果良好,不存在二次污染,副产物化肥经济价值高、装置可实现盈利运营等特点。在同类技术中具有非常*的优势。
设备投资低,仅为SCR、SNCR技术的65~90%。对烟气的综合净化作用较高,脱除效率高。可在下游装置中直接捕集CO2,从而实现CO2的零排放。副产品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硫酸铵、硝酸铵混合肥,在维持较低的烟气净化操作费用的同时获取巨大的副产品销售收益。可实现自盈利。
技术组成:
(1)NaHCO3/Na2CO3洗涤系统:去除60%以上的氮氧化物。
(2)氧化剂脱硝系统:剩余40%左右的氮氧化物通过氧化剂进行氧化作用以达到彻底脱硝,满足*排放标准的目的,同时实现脱汞。
(3)NaHCO3再生系统:使用碳酸氢铵作用于含硫酸钠、硝酸钠的脱硫浆液,使其发生复分解反应,将NaHCO3沉淀并干燥,返回烟道及吸收塔循环使用,极大地降低了碳酸氢钠的购买成本,降低了净化装置运行成本。
(4)联产化肥、造粒系统:将硫胺、硝铵等化肥自溶液中进行结晶、干燥、造粒、制成化肥销售、进一步提高装置经济性。
原材料及副产品构成:
消耗原材料——碳酸氢钠、碳酸氢铵、在市场上均易采购且价格不高;
副产品化肥——复合*标准的硫酸铵、硝酸铵,均为我国农业可使用的销售的化肥
技术特点:
效率高 :可一并实现脱硫脱硝除重金属及除H2SO4、HCl和HF等,无需静电除雾设备。
经济性:由于无需对原烟气生产设备进行改造,技术的投资(设备及设备构架较现有技术简单)和运行费用低(碳酸氢钠循环再生使用)、投资回收期短、并产生运营利润(可通过出售硫酸钠及硝酸钠肥料副产品以及碳酸氢钠盈利)。